海盐公安成立“沈心安家”工作室 解决外来务工人员 租房难、难租房 2023年06月07日  朱涵裕 宋红维

  ■撰文 朱涵裕 宋红维

  “我们刚来这个工地,还没找到住的地方。”近日,海盐县公安局沈荡派出所新居民协管员韩陆明在下班途中碰到十几个人拿着行李坐在路边愁眉苦脸,便上前询问。原来他们是来沈荡康复医院工地做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工期大概3个月左右。由于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去哪租房,找了一圈也没找到。

  “我帮你们找房子,跟我走吧。”作为新居民协管员,韩陆民对村里的租房情况了如指掌,哪里有空房一清二楚。他将工人们带到了中钱村洪家浜,村民黄大爷和李大妈正愁有几间空置房屋等着出租,工人与房东当即达成意向后,韩陆明指导他们签订了租房协议和出租房安全责任书,并做了流动人口登记,提醒了注意事项。看到工人们都住下了,他安心地离开了。

  由于工地多,流动人口基数大,且工期都较短,具有临时性等特点,工人住房是很大的难题。为护航经济发展,着力解决村民难租房、外来务工人员租房难问题,沈荡派出所创新成立“沈心安家”工作室,以永庆村社区警务室为阵地,社区民警和永庆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新居民协管员、村委会委员、“沈心沈力”服务队员为组员。深化日常走访工作,将空房房东出租信息登记在册,并提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租房符合出租安全标准,房东如有意愿可将钥匙交由警务室保管,方便新居民协管员带租客看房和民警日常巡查、治安管理、出租屋人员管理、安全检查等。

  目前,工作室登记在册空房房东信息28户,上交钥匙12户。沈荡派出所新居民协管员丁刚伟介绍说:“各个房东前来登记房源,租房者到警务室寻找租赁房屋,既方便快捷,又安全统一,不仅减少了众多中间环节,还极大程度地避免了租赁人和房东之间的摩擦,可谓一举两得。”

  “我们现在租房很方便,直接到警务室找房子就可以了,不用到处找了。”沈荡一工地负责人说。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工地负责人只需提前向警务室报备临时性短期住宿人数及人员情况,社区民警及时核实租住人员信息,录入浙江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平台,再将合适的空房信息与报备需求匹配,搭建起工地与房东之间的桥梁,帮助工地企业解决工人临时性住房问题。若发生承租人变动,则要求工地负责人将承租人变动情况当天通知社区民警,逐房逐人进行登记,确保及时掌握信息。目前已帮助2个在建工地27人解决临时性租房困难问题。

  据悉,“沈心安家”工作室创新的旅馆式管理,社区民警、新居民协管员负责办理租住人口入住信息登记、注销等手续,租客需要登记入住信息,村委会委员、“沈心沈力”志愿服务队员是安全员,协助派出所开展“旅馆”的治安巡逻,实现以房管人的"实有人口管理精细化"要求。

  “我们那个房屋出租,现在都是村委会和警务室共同管理,我们一点也不用操心,有人看中了我的房子,我直接来签合同就行了,可省心了。”中钱村黄大爷对工作室采用的旅馆式管理连连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