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半年兑付政策“大礼包”1.18亿元

海盐精准惠企激活民营经济活力

  ■全媒体记者 潘成豪

  本报讯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沃土。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今年以来,海盐在政务服务、助企纾困和政策补贴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日前,位于武原街道的浙江涵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笔来自县里的奖励,数额达100万元,用于奖励企业研发的“涵普基于IR46的电能表检测软件V2.0”获得浙江省首版次软件产品荣誉。

  据了解,该软件是企业专为IR46电能表检测设备研发的一款配套软件,该设备可满足目前国内最先进IR46电能表的检测和检定需求,具有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特点,检测精度可以达到万分之二,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

  研发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但是企业产品创新往往周期长、投入大,市场风险高。涵普电力科技软件部研发总监朱立新表示,该款新产品的研发历时近3年,从2020年开始,企业先后投入了300余万元。接下来,企业将把县里的奖励资金投入到产品迭代中。

  2023年,海盐完成新一轮工业企业财政扶持资金政策的修订,完成了《海盐县工业扶持政策汇编》。同时,把国家和省、市、县相关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快速地送达至各企业,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全县工发资金兑现1.18亿元,惠及企业(团体)355家次。

  此外,海盐制定《海盐县“双导向·双提升”工业企业专项服务行动方案》,建立每周一日企业走访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成立宣传小组,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现状、存在问题、转型升级思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日前,位于秦山街道的浙江连翔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中遇到了问题。连翔五金主要生产各类支吊架产品,企业财务经理姜俊杰告诉记者,由于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公共建筑等领域,因此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特别是企业生产的用于机场方面的哑光类产品,虽然能做到无反光,但是缺乏专业的检测报告证明。

  “如果能出具这份检测报告,也能让企业产品在拓展市场的时候,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姜俊杰告诉记者,“我们询问了许多检测机构,但是发现国内没有相关吸光性能的检测。为此,我们向秦山街道寻求帮助。”

  面对企业的诉求,秦山街道企业综合服务分中心立即协调处置,第一时间交办经发办科技条线解决。在了解到企业的具体需求后,街道经发办迅速制定了解决方案,安排专人对接浙江科技大学。

  今年5月份,秦山街道联合县科技局对接浙江科技大学相关专业教师来到连翔五金开展技术交流,在走访过程中,专家们针对具体问题作出了解答,双方确定后续将继续促进企业跟学校之间的产学研结合,共享技术资源,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并针对技术创新人才这一方面的缺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我们已经与浙江科技大学签订合同,帮助企业进行相关性能指标的检测。”姜俊杰表示。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使用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手段,甄别出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政策精准匹配,靶向推送,快速做好政策落地衔接。”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建立健全政策应享尽享、免申即享、未享追责机制,真正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变“层层申报”为“直达快享”,变“最多跑一次”为“一次都不跑”,推动国家、省、市、县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保护和激发市场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金融
   第04版:三创三宜·醉美沈荡
报头
“创客中国”暨“浙江好项目”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在盐举行
海盐精准惠企激活民营经济活力
把浪漫“绘”在夜空
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视察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
持续“火烤”模式结束 本周海盐高温迎来缓解
海盐探索“填谷削峰”助企节能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