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肖晓慧
近年来,海盐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构建民本卫生,打造健康海盐”为目标,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打牢共同富裕健康基础。今年8月,海盐县又被列入全国8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之一,为全省唯一。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人人惠享愿景
夯实居民基础保障。以“发现、管理、控制”为关键环节,以老年人、两慢病患者、孕产妇及儿童等重点人群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切口,以服务效果和居民感受度为重点,摸清各类服务人口底数,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扩展服务外延,提升服务感受度。优化机构运营机制。以省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试点县(全省4个)为契机,按照“保障与激励结合、管好与放活并重”的改革思路,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建立起“专项补助与付费购买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内部管理新模式。践行“服务融合,考核同步,指标量化”的考核新机制,创新院内考核标化管理办法,升级基层医疗机构内部绩效考核模块从1.0至2.0版本,实现闭环管理。强化政府财政支撑。为打造“政府合意、医院愿意、医生乐意、群众满意”的多方共赢良好局面。强化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输出能力。注重应用现代“互联网 ”“物联网 ”技术,搭建临检、放射、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县域内外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县、镇、村全覆盖。创新建成全省首家“互联网现代中医药服务”平台,实现中医药在线复诊、电子处方、医保刷脸支付、中药审核配送一体化服务;构建高效的绩效考核信息化支撑体系,实现融合医共体、定位到人的多级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创新建设海盐县“老年人‘两慢病’数字健康服务”应用,形成以电子健康档案查询、更新、审核、评价为核心的医患良性互动,实现慢病“一网通办、闭环管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夯实全-专科联合门诊,提高慢性病门诊保障水平。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重点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为30周岁-64周岁常住适龄妇女,实施三年一轮免费“两癌”检查、出生缺陷预防、0-3 岁儿童发育监测筛查、儿童早期发展、0-6 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等工作,推进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消除项目。
构建城乡医疗卫生融合发展格局
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成立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的两个医疗卫生集团,强化“两员一中心一团队”等管理工作机制,实现集团“一办六部”全面实质化运作。重点推进医共体模式下人事制度改革,分类核定医共体人员编制,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和高级职称自主评聘。探索以医共体为单位医保总额预付管理,开展DRGs点数法付费、中医常见病按病种、门诊按人头等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基层成员单位成立15个全-专科门诊和4个联合病房,完善检验、影像、心电、病理、消毒供应、合理用药、智慧中药等县域共享中心,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
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完成“村、镇、县”三级医疗保障体系规范化建设,村卫生室规范化率达到100%,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除颤仪、呼吸机、救护车、DR配置全覆盖。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突破,发挥中心镇卫生院和达到推荐标准机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实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全覆盖。基层特色科室建设突出。推动县级重点学科、专科、专病中心发展,推进区域“卒中”“创伤”“胸痛”“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儿童救治”等中心建设,推广微创外科和腔镜手术技术应用。强化医共体内对基层成员单位资源与技术的支持,结合群众需求,逐步强化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康复和中医药等特色科室,推动基层特色专科建设。实现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升级。目前,我县已有嘉兴市首批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4个,海盐县医共体重点建设学科2个,首批基层特色专科(专病)11个,形成了一批中医、儿科、口腔、精神卫生、康复等特色鲜明的基层特色专科(专病)。


